网站首页

News Center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如何建设和发展新型城镇——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
发布时间:2013-06-05 来源: 浏览量:
分享

如何建设和发展新型城镇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

时间:2013年05月30日 来源: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杨 靖

接近两位数的GDP增长,每年带动了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这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必备条件。但受户籍制度等限制,当前进城务工的农民依然生活在城镇公共服务的“盲区”

“融合‘人’、‘产’、‘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泉活水’。”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13亿人口的大国,在资源相对短缺、环境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转型,进而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是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核心:让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农民工享有市民‘待遇’。”乔润令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已经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转变。接近两位数的GDP增长,每年带动了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这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必备条件。但受户籍制度等限制,当前进城务工的农民依然生活在城镇公共服务的“盲区”。

据发改委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内部居民和农民工的新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出现了农民工半城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外出农民工中,大约20%是举家迁徙的农民工。由于以家庭为单位长期稳定地在城市生产生活,他们已经非常适应城市生活。而且,他们中间有60%以上,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很多在城市出生长大,已经不会做农活,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的时候,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消亡的时候。”乔润令说。

“就业、教育、社保、住房都是与农民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所在。”他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应该作为突破口。“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能在城镇落户,这需要各类城市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以就业年限和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障参加年限为基准,制定农民工落户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引导农民工合理预期和流向。”

与此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推进机制。乔润令说,需要通过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解决好中央政府怎么办,省级政府怎么办,地方政府怎么办;通过建立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摊机制,健全公共成本分摊机制;通过完善农民工社会参与机制,使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于社区。

新型城镇化支点: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城市。”乔润令在描述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技术、资源和产业时表示,选择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需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支撑。

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能耗接近总能耗的40%,而城镇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的比重还不到25%,大量既有建筑需要进行节能改造,还需要新建一大批节能建筑。但事实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目前还存在着一块很大的“短板”:技术创新能力不能有效向产业释放。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量科技成果依被“锁”在实验室里,尤其是在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还未有效转化并形成产业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乔润令特别强调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际城镇化发展经验,当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服务业将主导城镇化发展进程。有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与中国同等收入和同等城镇化水平的国家,服务业比重都高出我国至少10个百分点以上,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几乎是工业的2—3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就业潜力,将主要在能够大量吸收就业人口的服务业上释放。”乔润令在分析符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结构时说,“目前,各地仍在提出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另一个重点应该是现代服务业。”

新型城镇化版图:以城市群为基准聚集人口和产业

“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5亿人。根据规划,我国城市空间布局也将更加合理。”乔润令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以城市群为载体,推动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提升人口和产业的区域性聚集能力。“在城市群内,将遵循市场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规划,共建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污染治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时消除城市间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差别,促进城市间公共服务均等化。”他进一步解释说。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有数据显示,1978至2012年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7.12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5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4个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10个400—1000万人的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3%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80%的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75%的国际贸易,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今后,在东部地区,我国将继续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优化提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挥这三个城市群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乔润令进一步介绍说,在中部地区,我国将着眼于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培育发展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城市群集聚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发挥这两个城市群对中西部发展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在资源承载能力较强、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城镇化地区,将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城市群,发挥它们在推动全国协调发展、城镇合理分布、国土均衡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

乔润令表示,今后将进一步优化沿海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其次,进一步加快内陆地区的城市和城市开发,适度延伸资源富集地区的中心城市,提高西北内陆支点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

此外,据介绍,根据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今后将加强中小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对其周边城镇及农村发展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提高聚集人口和服务三农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历史、民族和文化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塑造城市特点。把东部地区的中心镇和中西部地区的县城培育成为中小城市。

(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