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News Center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制度经济学:“荀子定理”和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制度分析中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坛专题讲座之六
发布时间:2018-12-27 来源: 浏览量:
分享

制度经济学:“荀子定理”和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

——制度分析中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坛专题讲座之六

2018年11月29日下午,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政府管制与公共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坛”第六场专题讲座在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举行。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程启智教授受邀出席并以《制度经济学:“荀子定理”和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制度分析中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为题作了专题讲座。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刘钒副院长主持了本场讲座。

程启智教授的讲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荀子定理”;第二,制度经济学的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选择。

讲座伊始,程启智教授向在场听众提出了两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聚在一起组成社会?”以及“人们何以能够聚在一起组成社会?”,从而引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关系或合作秩序如何可能”,他认为西方社会从17世纪的霍布斯到上世纪乃至当代为解答这一难题,提出过众多有关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但都不如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思想来得简捷明了。第一,荀子定理不需要预设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自然状态”或“初始状态”,以作为走向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第二,荀子定理径直由“分”来推导和谐社会的出现,这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逻辑性;第三,荀子以人类独有的天性“义”作为“社会何以可能”问题的最终解释权,也被现代理论界运用实验和仿真等方法对合作问题进行研究而取得的成果所证明。因此,荀子的“义以分则和”思想可称作制度经济学的“荀子定理”,对于解答“社会关系何以可能”这一制度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具有很强竞争性的,至少也是一种互补性理论。

接着,为说明作为元制度的“义”是如何形成的,程启智教授借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关于人的三个维度即物的维度、社会的维度、心的维度的框架,进一步探究人类及“义”的起源。他认为作为元制度的“义”的形成,在物、社会和心三个维度上,同人类起源是一致的,而且它们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框架内可以得到合理而统一的解答。

最后,程启智教授对于中国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列举了两种不同范式选择的制度经济学解释:一是新古典主义范式,是用中国经验重写属于西方经验的新制度经济学;二是马克思主义范式,则是用中国经验创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创建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的制度经济学。他从基本方法和产权本源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范式选择,其一,他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既强调社会结构又重视个体能动性的方法论思想,可以作为依赖理论范式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重要的来源,且比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更有优势;其二,他认为新制度经济学虽然正确地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概括出了维系现代社会合作秩序的核心范畴——产权,但是,在新古典主义范式影响下,忘了它的理论和范畴具有很强的历史特性,而在这点上,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的制度经济学则有清醒的头脑。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相比新古典主义范式,更适宜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或许,在中国社会转型及其制度变迁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可创立一个更有理论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程启智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精辟透彻。在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中,程启智教授就听众提出的产权和人权等问题进行了悉心解答,并提出要不断拓宽科研思路,不断激发创新思维。

(撰稿、摄影:何艾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