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News Center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发布时间:2013-05-30 来源: 浏览量:
分享

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来源: 《经济要参》2012年第27期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宋紫峰

实体经济是强国固本之基。这一判断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再次得到印证。德国经济的强势表现,美国、英国等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都是典型例证。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遇到不少困难,转型发展压力较大。有鉴于此,本文总结了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启示,并对我国发展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一、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德国快速摆脱危机影响的最重要基础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2007-2011年,德国GDP占欧盟(27国)的比例约为19%,在2011年达到19.5%;目前也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据WTO统计,2010年,德国的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欧盟(27国)的61.8%;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出口国,商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全球的8.33%和6.93%。

德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非常突出。从GDP看,德国在短时间内克服了危机影响,在2010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且在2011年实现了3%的实际增长,是引领欧洲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力量。从就业看,德国2011年的失业人口和失业率均创下20年以来的新低,失业率从2006年的10.2%下降到2011年的6%,而同期美国从4.6%增长到9%,欧盟从8.3%增长到9.7%,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从CPI看,德国2007-2011年的年均涨幅为1.6%,而同期欧盟为2.5%,英国更是高达3.4%。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德国实现快速复苏的关键在于其强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德国2010和2011年出口增长分别为13.7%和8.2%,净出口拉动当年GDP增长分别为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以德国的汽车业(2010年出口比例占国内生产的62.8%)和工程机械制造业(近年来出口比例占国内生产的70%以上,该行业总产值约占欧盟行业总产值的33%)为例。2010年,德国汽车出口总额达到1991.4亿欧元,同比增长32.2%;轿车出口总量为423.9万辆,同比增长23.7%。2010年,德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出口总额为81.2亿欧元,同比增长15.5%;2011年前8个月出口总额为60.9亿欧元,同比增长29.1%。

德国取得这些成绩既有外因(如欧洲国家需求旺盛等),也有内因(强大的制造业),内因是关键。与美、英等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走“去工业化”道路不同,德国对制造业一直非常重视。据OECD统计,1991-2009年间,德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的平均值为23%,而同期日本、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为21.4%、17.3%、15%和15%;制造业就业人口比例也呈现相似情况,德国为21.8%,而日本、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为19.3%、13.8%、15.1%和12.1%。正是因为在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德国才能率先实现复苏。

二、改革是德国实体经济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根本动力

(一)改革的背景

十多年前,德国甚至被称作“欧洲病人”。自两德统一到2003年间,德国经济一直陷入低迷之中。从GDP增速看,1991-2002年,德国实际GDP年均增速仅为1.43%,在1993年甚至是负增长(-1.01%),2002年也仅有0.03%;而同期美国、英国年均增速分别为3.38%、2.85%。从就业市场看,1991-2002年,德国平均年度失业率为8.16%,2002年甚至高达&7%;而同期美国、英国分别为5.54%、7.55%。从财政状况看,1995-2002年,德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平均为3.2%,在2002年达到3.8%;而同期欧盟(25国)、欧元区(17国)分别为2.5%、2.8%。从福利负担看,德国的福利费用支出占GDP的32.1%,超过欧洲平均水平(26.6%),而且远远高于美国(19.9%)。

以上因素相互叠加,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德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遭遇困境。例如,1991-2002年,德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的劳动成本累计上涨了11.8%,而同期美国、日本、法国却在下降,分别下降了8.4%、7%、5.2%;2002年前后,德国工商业平均税后利润率仅有1.7%,在被调查的欧盟14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意大利。此外,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渐下降。德国制造业R&D总量占OECD国家的比重从1992年的12.1%下降到2001年的儿4%;德国机械行业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20.2%下降到2002年的16.1%。

考虑到当时整个欧洲推行改革的大背景,德国实施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英国、荷兰、丹麦、西班牙等国家在德国之前就开始推行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效。例如,英国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指标在短时间内赶超德国。德国人均GDP在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欧盟第三位,而到90年代中期仅列第六位。另一方面,欧盟整体也有改革意愿。1997年,欧盟出台《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其GDP的3%。2002年,欧盟推出“里斯本战略”,该战略包括电子欧洲等诸多行动计划,旨在大力推动以“知识和革新”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并着重改善就业状况。

(二)改革的内容

面对经济发展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选民支持率下降,施罗德政府在其第二个任期开始之初就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事实上,这次改革依然延续了德国一贯的发展思路,即“制造业兴国”,通过改革来为德国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

2003年3月,施罗德政府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即“2010年议程(Agenda 2010)”。2003年底,德国联邦议会通过该计划并在后续几年陆续实施。“2010年议程”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诸多领域的全面改革方案,包含相互关联的诸多配套政策措施。从改革领域看,主要可以分为4个方向,即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1.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是“2010年议程”的重点。其核心思路是在保持欧洲“公平”传统的同时,借鉴美国促进“效率”的良好经验,融合两种制度的优势,显著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局面。

劳动力市场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调整政府劳动局。重点是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并将其职能从管理失业者转变为介绍就业岗位。二是调整解雇保护政策。放宽解雇保障法律中针对手工业者和小型企业(雇佣5人以下)的限制,促进劳动力流动。三是修订手工业法。破除成立或者收购手工业企业的某些障碍,既解决手工业企业接班人问题,又保障和增加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四是制定关于低收入工作的新规定。从2003年4月1日起,对低收入工作(月收入低于400欧元)尤其是家政服务业中的低收入工作免税。五是鼓励失业者创业。自2003年1月1日起,鼓励失业者成立“自我股份公司”,并为其提供最长达3年的政府资助。六是促进长期失业者就业。既为雇佣失业者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以鼓励其提供工作岗位,同时针对失业问题严重地区制定特别计划。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意在重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由于这项改革直接触动很多德国人的切身利益,改革推进难度很高,一些内容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论。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养老保险改革。如推行里斯特养老金计划,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提高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占收入20%)等。二是失业保险改革。重点是对失业者采取“促进加要求”措施。主要内容是“哈茨计划”,包括将申请失业救济的时限缩短为12个月,合并失业救济金和社会救济金等。三是医疗保险改革。包括减少财政全额负担的药品种类,减少部分保险理赔项目,推行医疗费用透明化,收取季度挂号费,使用电子医保卡等。

3.税收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通过降低税率来扩大内需和促进企业投资。税收体制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业。

税收体制改革从1999年已经开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个税征税起点,降低税率。单身纳税人年收入税收起征点从1999年的6681欧元调高至2002年的7235欧元,并继续调高至2005年的7664欧元。此外,将最低税率从2002年的19.9%调低至2005年的15.0%(2009年开始降至14.0%),同时将最高税率从2002年的48.5%调低至2005年的42.0%。二是对雇佣低收入工作的企业减免税收。如果雇佣月收入低于400欧元的雇员,雇主只需缴纳25%的税费(12%为养老保险,11%为医疗保险,2%为纳税);如果是在家政服务行业,这部分税费还能进一步抵扣。

4,科研教育体制改革。科研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高教育和研究经费的预算。二是重点支持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和扩建全日制学校,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和获得个性化培养的计划,并且通过改革助学贷款等确保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能够获得公平教育。四是重视学前教育,主要由国家担负照顾孩子的责任,使父母可以投身于劳动力市场。

此外,还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支持计划。例如,提高要求使用会计记账的企业的标准,向初创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为中小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贷款并协助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由中小企业银行统一实施支持政策,减少官僚主义以提高服务效率等。

(三)改革的成效

改革重新激发了德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虽然经历阵痛并且仍旧存在争议,但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德国的GDP从2004年开始稳步增长,2006年和2007年的增速分别为3.9%和3.4%,已经超过了同期美国、英国、法国的GDP增速。德国的失业率也从2006年起开始稳步下降。德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的劳动成本从2003年起开始下降,2002-2008年累计下降了8.5%,与之前的走势截然相反,也和意大利(上涨20.9%)、西班牙(上涨20.5%)等欧洲国家的明显上升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默克尔政府肯定了之前改革的方向,并继续将其推向深入。改革特别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尤为明显。德国为发展实体经济进行的改革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三、启示及建议

长期以来,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内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使得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很多做法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通过不断改革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德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强大既和传统文化等内部因素有关,更是锐意改革形成的外部有利环境引导的结果。德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曾经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率和研发投入下降、中小企业和手工业者经营出现困难等内部问题,以及市场需求萎靡等外部挑战,而且持续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冲击和竞争压力,但均通过及时有效的改革良好应对。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从外部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推进“再工业化”进程,制造业本土回流趋势明显,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加剧;此外,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减弱了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原有制造业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从内部看,制造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不甚理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制造业转型升级也面临着准入不公平、创新激励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体制机制障碍。走出这些困局,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惊险一跃”,在国际制造业分工和竞争中重新获取比较优势,都需要依赖改革。

建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制定一揽子改革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在于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促进企业和个人形成合理稳定预期,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该计划应该涉及金融、财税、社保、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而非单一领域。

(二)长期坚持在战略高度上发展制造业

德国强大的制造业是由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支撑的,其特色在于存在很多“隐形冠军”。“隐形冠军”往往都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并且研发投入较其他国家同类企业高得多。这些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并且敢于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政府坚持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导向,以及为此创造的良好制度环境。和“去工业化”国家不同,德国选择了一条“制造业兴国”的发展道路。

不论从发展阶段还是比较优势看,我国都应该长期坚持发展制造业。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制造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而且也还存在较大的出口需求。尽管出现成本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新情况,但在全球分工格局下,我国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不是从零做起,而是应该以最有基础的产业为突破口,应该长期坚持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重点。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有起有落,重要的是形成发展特色并且长期坚持,要避免“狗熊掰棒子”的心态。此外,从发达国家的实际来看,以制造业见长的国家的收入分配更为公平,如德国的基尼系数为0.28,日本为0.25,而美国则高达0.41。

建议明确“制造业兴国”战略并且长期坚持。将扶持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培育平等进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机制上,将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转向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减少对企业规模的盲目追逐。更多使用政府采购、标准等消费侧创新政策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注重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以扩大内需为着重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虽然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但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事实上,德国政府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德国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对促进国民财富公平分配、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德国的基尼系数很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速也高于GDP的年均增速,消费增长空间进。一步拓展。根据德国政府经济部的预测,2012年德国净出口将下拉GDP增速0.3个百分点,国内需求将成为拉动GDP继续上行的主要动力。

国内消费的稳定增长和不断升级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国内消费的稳定增长能够平抑出口的大幅波动,避免投资生产的大起大落,实现立足“稳”的发展。扩大内需,最关键的是在良好社会保障基础上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建议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工作,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减税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并且保持稳定。综合考虑通货膨胀水平等因素,稳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